English

我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向世界

1998-02-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792年,在苏州诞生了中国的第一本科技期刊。直到现在中国都在企盼有一本叫得响当当的自己的核心期刊———如同英国有《NATURE》、美国有《SCIENCE》。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走向世界已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高江波处长指出,走向世界,并不仅仅是被动地迎接挑战,更是为了在开发利用国际书刊市场和参与竞争中不断地充实和调整自身,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走向世界是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发展壮大后的必然选择。

科技界的专家认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关键在于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特别是提高学术质量。刊载的论文学术水平高,具有新颖性和独家性,才能引起国际科技界及相关检索系统的重视,从而扩大国际书刊市场的需求。

高江波指出,从科技期刊出版自身角度看,要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当前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尽快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论文发表周期越短,意味着科研成果面世越快,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就越大,二是加强科技期刊出版的标准化工作。保证科技期刊出版的规范化是与国际科技期刊界接轨的重要环节。一些期刊无英文摘要,或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不完整、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其刊载论文在世界著名检索系统中的收录率。

高江波认为,联合才能发展。走向世界,靠单个科技期刊力量有限,即使能获得成功,也难以形成阵势。为了改变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被动的局面,就必须解决分散经营的问题,走联合的道路,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科技期刊界已经有了一些集团化的基础,1993年12月9日,北京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成立,这是科技期刊改革的一个新探索。此外,中国科学院所属的300多种期刊,中华医学会所属的60多种期刊,都形成了松散的集团雏型。而且,中国科学院已有了自己的期刊出版中心,这是一个有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享有自主经营权的期刊出版机构,采取单刊全成本核算的一条龙生产管理模式,这为中国科学院建立期刊出版集团打下了基础。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实施精品战略,狠抓质量,多出精品,已成为期刊管理工作的重点。为实现“多出精品”的目标,我国科技期刊界已开始聘任国际编委,吸引国外优秀文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失时机地学习国外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中科院所属期刊《计算数学》的法国编委即为法国总统的科学顾问;《中国激光》的外国编委中有两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1995年,海外作者在中国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402篇;1996年则上升为539篇。

中国科技期刊界正在为实现梦想,努力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